我们常以为财富的本质是稳定的——过去是土地,是黄金,是房产,是白纸黑字写下的数字,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产。但资本并不会满足于这些“已被充分定价”的旧财富,它天然地渴望增值,而增值的前提是:重新定义价值。
于是,注意力成了资源,数据被比作石油,NFT成了“收藏品”,算力成了“生产工具”,甚至连“社区共识”也可以被包装成某种资产的估值基础。所有这些,归根结底,都是一种对财富的重新定义——它们未必真的比实物更稀缺,更重要的是,它们还有足够的“想象空间”,能被讲出新的故事,配上新的定价逻辑,带来新的投机流动性。
资本之所以不断推动这些“新财富”概念的兴起,是因为旧的东西已经涨不动了,需要新的盘子才能继续游戏。一个项目的估值不是从它能产出多少利润开始的,而是从它能讲出多大的故事开始的。所谓“创造财富”,很多时候其实是创造一个让资本增值的叙事。
对普通人来说,如果只看表面,就会觉得世界变得越来越难懂,财富越来越虚无。但如果你意识到,所谓“财富的重定义”其实是资本为自己寻求更高回报率的必然行为,你就不会再轻易被包装精致的新名词、新概念牵着鼻子走。
真正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:谁掌握了叙事权,谁就拥有了分配财富的主动权。而多数人之所以总是买在故事的高潮,卖在真相揭开之时,是因为他们错把“资本寻找增值路径”当成了“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”。
财富的定义是可以被重新书写的,但执笔的那个人,不一定是你。